今天凌晨一點,和往常一樣,南通開發區環衛處的8臺掃洗車開上高架作業,兩輛保潔作業車巡撿、清理隔離欄內雜物,忙碌的一天保潔工作由此拉開帷幕。
南通開發區綜合執法局負責人介紹,該區環衛處為全民所有制企業,主要從事全區環境衛生管理、生活垃圾清運及道路保潔、公廁管理等環衛有償服務。該區環衛處以往實行“收支兩條線”,資金來源單一,缺乏活力,甚至影響環衛保潔工作。2018年5月1日,開發區環衛處劃歸開發區綜合執法局管理后的第二年,環衛處開始改革,以“科學合理、高效創新”為管理體制改革突破口,以“建立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的環衛營運機制”為目標,形成“政府購買服務收入、垃圾處置費收入和有償服務收入相結合的多元化收入結構”,建立健全適應市場和事業發展的管理機制,優化人員結構,最大限度調動人員工作積極性,大力提高機械化專業水平,降低工作人員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
根據江蘇省環衛作業定額標準測算,開發區環衛處此前人員配置嚴重不足,而改革以后新增人員近400人。2019年至2020年,斥資4000多萬元添置更換大中小型環衛設備,目前擁有各類設備近200臺,今年環衛處總產值預計達到9000多萬元。
過去,開發區環衛處承擔區內保潔、清運任務。改革后,開發區環衛處開始面向社會、走向市場。目前,開發區環衛處除開發區外還承擔市區高架、通創區、原蘇通園區道路、綠化、部分河道保潔任務,總面積達4199萬平方米,另外還負責開發區公廁日常保潔管理。開發區環衛處還建有一座建筑垃圾資源處置中心及生活垃圾分揀中心,目前已在試運行。明年擬將一般工業固廢收集處置納入管理。
“此次轉型改革讓開發區環衛處徹底擺脫吃‘大鍋飯’的狀態,提高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拓展了市場。”開發區環衛處處長鎮典告訴記者。開發區環衛處的改革轉型,解決了配置不足、體制不順、市場化程度低和考核體制尚未建立等問題。今后開發區環衛處還將對區內所有垃圾、一般工業固廢實行閉環化管理,全方位保潔、管養,創建“大環衛大物業”新模式。